“为我的事儿光让领导们费心费力,感谢党,感谢法官……”7月29日,101岁的老人杨某颤巍巍地握着城关法庭副庭长胡克文的手,连声道着感谢。这是胡克文当天回访杨某,解答了杨某的疑惑发生的一幕。
2013年5月,胡克文承办了原告杨某诉女儿及女婿返工资卡、医疗保险证、医保卡一案。因杨某年逾百岁,向县法律援助中心申请了法律援助才得以参诉,而两被告分别为68岁、74岁,涉诉双方均是行动不便的老人,胡克文决定专案专办,上门走访,多方协调,用时不足二十天就成功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最让杨某感动的是,胡克文没有为办案而办案,对于审理过程中杨某新提出的“腾退房屋和安排养老赡养”的要求,他秉承“三个尽量”办案理念,经征求被告意见一并进行了协调,一次性解决了多个难题,为杨某解除生养、病治、死葬等后顾之忧奠定了法律基础。
结案后,胡克文一直牵挂着杨某,决定对他进行回访。在与杨某交谈中了解到,调解过程中被告方虽主动提出了房屋腾退方案,但实际一直未积极执行,老人焦急地等待不知接下来如何是好。胡克文拿出调解书用通俗、简单的乡土语言为老人解疑释惑,终于让老人化开疑云。这颗定心丸下去,老人紧锁的眉头舒展开,再次向胡克文一行表达了对党、对法院、对法官的感激之情。(孙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