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这条路,就肩负起人间冷暖

——观《阳光下的法庭》有感

2018-06-15 11:11
来源: 竹山法院
作者: 桂涌泉

央视热播剧《阳光下的法庭》落下帷幕,在和父母一起观看此片的时候,我和他们站在不一样的角度去看,看出了不一样的感悟。电视剧虽然结束了,但是法院生活仍在继续。

《阳光下的法庭》不但让老百姓眼中神秘的法院不再神秘,看似远离日常生活的“依法治国”的方针不再遥远。每一个法官、庭长、副庭长、书记员都被鲜活地刻画出来,与他们身边的亲人、同事甚至审判的对象,一同勾勒出一副当代的法治众生画像,全剧巧妙地以几大案件的审判始末为故事主框架,贯穿始终的同时,也一衣带水般第将个中角色的鲜明特点逐个带出,除了同样有多位戏骨联袂演出以外,还有紧跟时代,注重剧情跌宕,同时又能科普地展现出当代中国法院、法庭具体审理的过程,非常写实、还原。

作为一个进入法院工作不满一年的小小书记员看完这部电视剧更是有新的体验。不说演员演技与浮夸特效,单就知识面这一方面来看,我欠缺的很多很多。本是法律门外汉,如今身在这大院,我就不能再以门外汉的态度来做我的工作。电视剧中从几大案件的审理过程入手,环境污染修复案、跨国知识产权案、冤错案件平反、攻克执行难等几起近年来真实发生且备受关注的社会案件着手,关照当下生活,直击法理人情。在基层法庭的我觉得这些案件虽离我遥远,但是处理案件中的细节和学问很值得我们学习。目前接触最多的都是经济纠纷案件、离婚诉讼案件,虽然都是小范围小规模的案件,但是也能在案件中看出世间百态,学习许多做人、做事、做工作的道理。首先,作为法院人,一定要保持中立的态度对待案件。当事人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们若轻易去相信了某一方的讲述,心态上偏向于某一方,便会影响案件审理的公正性。有些当事人的讲述确实心酸,确实可怜,但是因为心酸、可怜就做出违反法律的事情,也是不值得被原谅的。凡事要以法律为准绳。悲惨的遭遇并不是犯罪的借口,这个世界并不是所有人都过得幸福美好,如果因为悲惨所以对世界进行报复,那就是对自己的悲惨遭遇的认输投降。所以我们可以适当理解当事人的情绪,但是不能因为理解、同情就偏离公平审判的原则。其次,无论是不是法律专业的人,进入了工作岗位,就要进入角色,多学习法律知识,增加法律素养。最初来到法庭,我根本不敢接待当事人,一是自己与人沟通能力不足,二是自己专业知识不足。当事人来到这里,就是为了要说法,而我并不能以专业的角度给他们说法,所以导致沟通不畅,当事人也并不满意。经过了大半年的工作,我现在可以自己去面对当事人了,虽然学识仍是浅薄,但是基本的道理我可以结合法律常识向他们解答,这是我的进步,但不是我的终点。最后,一定要保持廉洁底线,坚持回避制度,坚持公正断案,不收受当事人及相关人员的请客送礼,不与“老板”做朋友,将廉洁公正放在人情世故的前面。

无论是基层法庭还是高级法院,我们都是法律人,都应以法律来归束自己的行为,归束自己的作风。只有从自身公正,才能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公正。阳光下的法庭,若有“遮阳伞”遮挡也会有阴影的地方,我们应用自己的双手去铲除“遮阳伞”,让每一位人民群众都沐浴在阳光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