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司法裁判公信力,竹山县法院在开展裁判文书评查活动中,采取六项措施致力提升裁判文书质量,努力促进裁判环节的公正。
一是培养裁判文书写作技能。在全院开展读书活动和练笔活动,要求干警每季度从法官书屋中择取1册书籍进行研读,年发表宣传报道5篇、撰写调研文章2篇,努力提高干警的法学和文学理论素养,夯实裁判文书制作基础,避免法律文书出现标点符号、语法修辞错误,以及论证说理不充分,逻辑思维混乱,条理不清,语句不通,词不达意等问题。
二是规范裁判文书制作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和《标点符号用法》,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民事简易程序诉讼、刑事诉讼和民事申请再审案件等文书样式的要求,制定出台《竹山县人民法院关于制作裁判文书的技术规范》,统一排版印制、标点符号及数字用法等文书制作中的基础性事项,并制作出文书规范模板供审判人员参考使用,确保裁判文书制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美观化、实用化。
三是实行裁判文书三级审签制度。付印前的裁判文书首先由庭长进行审查,然后再由院机关两名资深法官进行再审查,最后由分管院长审核签发。每个关口的把关人都要从文书格式、错别字、标点符号、语法修辞、逻辑推理、适用法律和实体处理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审查,将不合格裁判文书消灭在打印之前。
四是实行上月文书下月评制度。文印室负责将当月生成的裁判文书留存备查并在下月3日前转交审管办,由审管办会同审委会委员每月对法律文书进行一次评查,评定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并在全院发出通报,为纠正错误、考评奖惩提供依据。
五是实行裁判文书评议讲评制度。在院内外网设置专栏,对外公开展示被评查的裁判文书,接受本院干警和社会各界的评议。在此基础上,每季度召开一次法律文书讲评会,重点讲评优秀裁判文书的技巧和亮点,分析瑕疵文书和不合格文书存在的问题,达到互相学习,交流经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目的。
六是建立裁判文书奖惩激励机制。将裁判文书纳入工作绩效百分目标责任制进行考评,被评定为基本合格的每份扣文书制作人1分,审核人、文书签发人0.5分;评定为不合格的每份扣文书制作人5分,审核人、文书签发人3分;被评为优秀的,每份奖承办人1分,庭长奖0.5分。当年法律文书被评定为优秀等次比例占80%的单位和个人,入围法律文书制作优胜奖评选。比例低于50%的,年终不得被评为先进单位和个人。同时,对文书制作、校对和打印各环节中出现的文字、标点符号等错误的相应责任人给予每字5元的经济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