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法旅”融合,打造景区法治新“枫”景

2024-04-29 14:50
来源: 竹山法院
浏览: 617作者: 方敏、喻成文、毛垒

“水乡泽国,温馨家园,人间圣地,灵秀上庸。”坐落在距离竹山县城13公里的国家4A级风景区,是湖北省旅游绿色名镇,其极具地域特色文化遗产的“堵河剪纸”、“上庸滚龙”,风景宜人的“圣水湖”,给游客提供一个水乡古镇、空灵悠远、静心养性的休闲养生之地。


近年来,竹山法院锚定“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示范法院”目标定位,聚焦县域南部地区生态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的优势,围绕文旅康养产业集群项目,加快推进上庸法庭向“旅游景区法庭”转型升级,积极打造“法旅融合发展示范法庭”,为辖区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靠前服务能动司法,畅通游客维权通道

 

为规范市场主体经营,保护旅游消费者合法权益,增强外地游客体验感、获得感,上庸法庭依托地域优势,在圣水湖、九女峰景区附近建立法官联络点、诉讼服务站,并安排干警在旅游旺季值班值守,做到“群众吹哨,法官报道”,为游客提供高效便捷“不打烊”的司法服务。

 003.jpg

  “感谢法官们秉公办案,没有欺负我们外地人”,拿到赔偿款的小李终于如释重负。清明节假期,小李跟随朋友一起从外地到上庸圣水湖风景区旅游,在就餐时不小心被服务员倒的开水烫伤,因赔偿事宜协商未果,无奈之下,小李在景区诉讼服务站找到了法庭干警。

  为了不耽误小李行程,尽快化解双方矛盾,法庭干警立即赶往案发地,在了解案件事实后,向餐饮店经营者释法明理,同时从维护景区良好形象出发,督促其主动履行理应承担的赔偿责任。在经过一小时“背靠背”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协议并当场履行完毕。

为了避免此类案件再次发生,“抓前端、治未病”防患于未然,上庸法庭结合该起案例向市场监管部门发送了司法建议,督促景区市场经营主体加大对员工培训力度,提高安全经营意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为用活审判大数据,法庭定期向政府部门报送涉旅游纠纷风险研判台账,为科学决策有效治理提供数据支撑。

 

府院联动聚合力,绘就治理新“枫”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擦亮旅游景区名片,做实“绿色文章”,服务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庸法庭立足职能定位,积极融入“共抓大保护、当好守井人”大格局。先后多次联合渔政、农业、林业等部门组织开展巡河护林专项行动,实地查看圣水湖流域河道治理、污水排放等情况,针对巡河途中发现的治理“微隐患”,及时向政府部门反馈意见,得到了党委政府高度肯定。

“家乡环境美了,来的游客就多了,在家门口就能挣钱养家了。”“我们做的不是一锤子买卖,只有大家齐心协力诚信经营,搞好服务质量,才是长久之计。”在村委会召开的行政执法和环境司法联席会议,村民代表集思广益畅所欲言。

 004.jpg

在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上庸法庭积极打造专业化旅游审判法庭,联合派出所成立“庭所联动工作站”,与游客中心、旅游码头等单位建立“诉源同治工作站”,凝聚多方合力开展诉源治理。定期组织干警到工作站指导人民调解员开展调解工作,并就常见的涉旅游纠纷法律问题进行专业的法律指导,大力提升解纷效率。

 

景区普法零距离,法治文化入人心

 

  上庸镇“因水而兴”,镇域内6万亩圣水湖,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饮用水水源地,也是国家级黄颡鱼水产养殖资源保护区。守护一库碧水永续北送,是法庭政治使命,更是责任担当。

  “原来违法捕鱼也不行,搞不好还要判刑的,实在不划算。”

  “我觉得法官判的好,让他们购买鱼苗放流,不然受损的生态短时间内更无法修复。”

2023年11月,杨某、李某等人为了满足一时口腹之欲,不惜以身试法,在禁捕期、禁捕区内,采用禁用工具多次非法捕捞水产品,对生态环境、鱼类资源造成巨大损害,被检察机关以非法捕捞水产品罪提起公诉。上庸法庭联合刑庭法官组成合议庭,庭前多次提审被告,在认识到违法行为的严重后果后,被告人均表示认罪认罚,通过对受损生态进行评估,两名被告购买3万尾鱼苗进行增殖放流,本着惩罚为辅、教育为主的原则,合议庭对被告人宣告缓刑。

 005.jpg

  考虑到该案审理的典型教育意义,上庸法庭利用到景区村落就一起涉民生案件开展巡回审判之际,结合该起案例给村民们讲了一场生动的“法治课”,并现场发放护林、爱水宣传手册150余份,听完法庭讲解后,大家纷纷表示受到了教育,表示要更加爱护环境资源,守护绿水青山。

  一年来,上庸法庭协助党委政府化解环库路旅游项目征地纠纷20余起,妥善审理涉旅游纠纷案件50余件,诉前化解各类纠纷410余件,为上庸旅游经济行稳致远、辖区社会安定和谐贡献了司法力量。

  下一步,上庸法庭将继续坚持能动司法,联合更多基层解纷力量,妥善审理涉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等新业态纠纷,促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常态化在旅游景区开展普法宣传,擦亮“法旅融合发展示范法庭”司法名片,为壮大辖区特色旅游产业,助推农业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助力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贡献司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