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手记:用善心促善治,用良法暖亲情

2023-10-20 10:37
来源: 竹山法院
作者: 胡克文

抓住孝道这根弦,弥合爷孙情

 

索要赔偿款遭拒,爷爷起诉孙子

 

  “法官,请您帮帮我,我...我想起诉我的孙子。”老人坐在轮椅上艰难的说着。

  2022年7月,正在村上调查案情的我注意到屋外面露苦涩的老人,于是我主动帮他把轮椅推进屋内,询问他是不是有什么难处。

  原来,2020年5月,一场意外导致老人外出务工的儿子不幸去世,事后由老人的儿媳和孙子小储代领了赔偿款,起初老人考虑到自己之前一直和儿子一家生活在一起,自己平时也没有什么开销,便未主动提及赔偿款分割事宜。但自从儿子去世后,老人便觉得儿媳和孙子小储对自己态度逐渐变差,生活上照顾地也不如以前用心,于是老人便在2022年3月搬去了老屋独自居住。然而儿子的突然去世还是给老人的精神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导致老人突患疾病,行动也变得更加困难,为了尽快治疗疾病,也为了给以后养老做准备,老人便主动找到孙子小储,希望能从儿子的赔偿款里分割一部分出来给自己,谁知却遭到了对方的拒绝。

  “我已经91岁了,腿脚也不利索了,只能麻烦法官您帮我和孙子说说了。”一边翻阅着老人递来的材料,一边陪着老人闲聊,我也对这起案子的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同时我意识到这不仅关系到赔偿金如何分配,更涉及到爷孙之间的亲情关系和老人今后的赡养问题,如果仅就赔偿款问题一判了之,很有可能造成爷孙之间的亲情关系彻底走向对立面,因此找准儿子和孙子态度变化的原因,并依此进行劝解,便成为了本案化解的着力点。

 

了解孙子想法寻找案件突破口

 

  考虑到这些,我先是安抚下老人的情绪,并将老人送回家中,让老人在家先好好休息,之后便在村干部的指引下,来到老人孙子家中。

  “确实是我们的问题,那段时间我和我母亲一直忙着父亲的死亡善后工作,疏忽对了爷爷的照顾,也没有注意到爷爷的情绪变化,但我们对爷爷的态度一直没变,我们也想把他接过来继续一起生活,但爷爷一直不答应。”

  “那关于赔偿款的问题,你们又是怎么考虑的呢?”

  “爷爷今年已经91岁了,如果冒然给他一笔钱,我怕他保管不住,反而会对他的心理再次造成打击。我和妈妈之前也建议过由我们带爷爷去住院治疗,但是爷爷没同意,其实他之前治疗的费用都是我们在负担,只不过我们也没主动在爷爷面前提过。”

  在知道我们的来意后,小储对我们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看着小储噙满泪水的双眼,我断定他并没有撒谎,原来孙子对爷爷的亲情并没有“褪色”,只是老人脆弱的精神状态和孩子匮乏的表达能力造成的误会。要想打破这场误会,就必须让爷孙二人能够面对面敞开交流,让双方通过沟通逐步修复破裂的亲情,于是我接着问道。“小储,那你愿不愿意再去你爷爷那边看看,顺便把他接过来一起生活?”

  “我当然愿意,但我怕爷爷他还是不愿答应。”

  “没事儿,这不还有我们嘛,我们会帮你一起劝说他的。”

 

促爷孙畅谈弥合亲情间隙

 

  再次来到老人家中时,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老人正独自坐在空地上纳凉。看到我们的到来,老人落寞的脸上泛起了笑容,招呼着我们快进屋坐坐,但当看到我们身后的小储时,老人略微犹豫之后,还是低声说了句你也进来坐吧。

  “大爷,今天来是为了帮您解决赔偿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帮您消除一些误会,之前双方我都做了一定的沟通,你也不要记孙子的气,他也有些话想跟您再聊聊,你们在屋里先单独谈谈,我们就在屋外,您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喊我们进屋。”

  见到老人点头,我和几位村干部便走出屋外,把空间留给了爷孙二人。这场“迟到”的长谈持续了2个多小时,当我看到小储推着老人缓缓向我们走来,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我知道这场矛盾算是化解了。

  最终,老人表示愿意放弃对赔偿款的法定分割比例金额,孙子拿出10万元给老人,用于日常生活支持、医院花销等,老人也将搬到孙子家一起生活,由孙子一家负责完成身后事宜。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外出务工人员数量逐年增多,随之而来的农村独居老人赡养问题也逐步凸显。作为一名基层法官,我认识到,面对赡养类矛盾纠纷,要始终坚持“调解优先”的司法理念,如果只是一味机械式适用法条“一判了之”,很容易导致矛盾进一步激化,让本该血浓于水的亲人因一纸判决形同陌路。因此,要把重心更多的放在弥合和修复亲情关系上,通过先讲情,后讲理,再讲法的方式,让当事人充分认识到赡养父母不仅是法律规定的义务,更是做人最基本的准则,从而化被动为主动,自愿承担起抚养老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