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竹山县法院从回应群众期待着手,从便利群众诉讼着力,采取多项措施解决群众反映的诉讼不便问题,努力让群众以最便捷的方式、最小的成本实现诉求。
一是架设一条便捷立案通道。加强立案庭和法庭立案室“便民窗口”建设,加大诉讼风险告知、诉讼指导和法律释明工作力度,免费向群众提供诉讼指南、格式诉状和笔墨纸张,提高立案效率。公开法院便民联系信箱和热线QQ,安排专人进行网上诉讼指导,为群众网上立案提供便利。
二是打造一个便民法庭。减少坐堂问案,坚持走出法庭,大力开展巡回审判、就地办案、上门送执行款活动,让法庭到地头进农家,尽量让当事人少跑路、少费时、少花钱。在各人民法庭设立 “假日法庭”,保证节假日法庭有人值班办案。大力宣传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积极引导群众通过民调组织解决简单民事纠纷,对调解协议及时上门进行司法确认,减少群众诉累。
三是构建一个便民诉讼网络。在未设法庭的乡镇设立巡回办案点,定期派员到点办案。在偏远村组聘请诉讼联络员,法庭根据诉讼联络员反馈的信息,适时深入偏远村组为群众提供司法服务。
四是发送一张便民卡片。在法庭实行便民联系卡制度,将法庭办公电话、法官手机、受案范围等内容印制成便民联系卡,发送到当事人、在校学生、镇村干部、中心户长、诉讼联络员手中,使人民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够进行法律咨询、预约立案。
五是开展一项送法活动。深入开展“服务新农村,送法进万家”活动,免费向群众发送常用法律手册,广泛开展上门送法、在案发地开庭等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群众知法守法用法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