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竹山县法院把能力建设作为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通过五项措施着力提升干警综合素质,为提升司法公信、推动法院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一是“三项活动”炼技能。每半年开办一场“法官讲坛”活动,由外出参训法官登台授课,通过法官教法官的方式,实现“一人学习,全院受益”;常年开展读书活动,要求干警每季度研读两本以上书籍,并撰写20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和1000字以上的心得体会;经常开展“专家讲座”活动,适时邀请上级法院领导做辅导、纪委干部上廉政课、党校老师上党课,让干警学到知识,受到教育。
二是“三个参与”增本领。实行班子成员、综合部门法官参与审判制度,每年通过审理规定数量的疑难案件,弥补审判业务短板;推行司法警察参与办案制度,让法警从事一部分书记员工作,在弥补办案力量的同时,不断提升法警的司法技能,使其更好地服务审判工作;推行干警参与党组决策制度,要求干警每年至少向党组提出一条意见建议,提高干警宏观意识、大局观念和思维能力。
三是“三个练习”强基础。练好笔功,将信息宣传调研任务量化分解到每位干警,纳入岗位目标责任制管理,坚持考评通报、严惩重奖,增强干警写作能力;练好口功,在重大节假日举行演讲比赛,半年开展一次述廉述职,组织开展观摩庭和示范庭活动,增强干警语言表达能力;练好手功,组织开展微机操作、审判管理软件应用、庭审记录、文书制作、书法摄影竞赛活动,增强干警动手能力。
四是“三个帮带”促成长。老同志帮带年轻人,对工龄不满三年的年轻干警,安排一名资深法官进行一对一帮带,促进年轻干警尽快成长;党员帮带入党积极分子,引导教育入党积极分子不断增强理想信仰、党性观念,为党组织培养合格党员;班子成员帮带后备干部,对优秀年轻法官由院领导结对跟踪培养,使其成长为符合法院需要的人才。
五是“三个实践”正作风。体验生活到社区,组织院机关在职党员在业余时间深入社区开展法律援助、政策宣传、环境整治等服务活动,了解群众需求,感受群众疾苦;扶贫帮困进农村,组织女干警和院机关中层以上干部,分别与新农村建设联系点留守儿童和贫困群众成帮扶对子,帮助他们解决相关困难;义务劳动上街头,组织干警每周五上街参加一次环境卫生大扫除,让干警在劳动中受到锻炼,享受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