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庭工作面临的五个难题不容忽视

2014-09-29 08:45
    浏览: 1169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人民法庭工作会议精神,找准加强人法庭工作的着力点,竹山县法院对人民法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进行了分析。

一是便利群众诉讼难。该院目前共有建制人民法庭13个,管辖17个乡镇。2005年因两人庭过多、人员配置不规范、经费紧张等原因,报经县委同意将13个法庭合署为7个中心法庭,其中辖两个乡镇的5个,辖3个乡镇的1个,辖4个乡镇的1个。由于法庭少、设置集中,给人民群众诉讼和服务党委政府工作带来诸多不便。近年来,人民群众、基层组织和未设法庭的乡镇党委政府对恢复法庭设置的呼声越来越高,在2013年政协十堰市第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两名市政协委员提出《增设竹山县人民法院基层法庭的建议》提案,建议恢复原有13个人民法庭的设置。

二是解决事多人少矛盾难。近年来,各乡镇的民商事纠纷,特别是涉及乡镇民生建设、综治维稳的矛盾日益增多,人民法庭的工作任务愈加繁重。2012年来,7个中心法庭年均办案2800件,占全院案件总数的58%,并呈逐年上升态势。其中,5个法庭在340件左右,两个法庭在550件左右,法庭法官年办案130件以上。此外,法庭还要开展普法、指导民调工作,参与处置突发事件、综治维稳和乡镇其他一些行政事务,法庭干警普遍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

三是稳定法庭队伍难。多年来,该院一直坚持新招录干警一律到法庭工作不少于两年的做法,因竹山县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贫困山区农业县,法庭工作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加上干警待遇偏低、职级落实慢,导致不少年轻干警不安心在法庭工作,“跳槽”现象较为突出,尤其是参加各级遴选考试现象比较普遍,自2008年来先后流失法庭干警9人,其中选调到县内其他单位7人,县外单位遴选1人,辞职1人,造成法庭干警队伍难以稳定。同时,受全院队伍员额偏少和新增人员量小的制约,法庭审判力量也得不到及时补充和更新。

四是推进法庭基础建设难。该院人民法庭建设虽已全部纳入国债项目,但因国债资金少、县财政配套资金不足,尚有两个法庭建设项目未能启动,且近年新建法庭均有建设债务发生,由于法院自身财力有限,建设债务一直难以消化,阻碍了法庭工作持续发展。另外,无一法庭安装远程电子签章系统和建成科技法庭,法庭信息化程度不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偏低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五是法庭干警安全保障难。近四年来,因当事人法律素质低、法庭人员力量不足等因素所致,法庭干警遭受当事人不法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其中,当事人哄闹冲击法庭、扰乱法庭秩序15起,妨碍法官执行公务5起,通过不实举报、侮辱诽谤方式对法官打击报复11起,6名法庭干警身体被当事人及其亲属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