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竹山法院运用经济影响评估制度为一涉企案件进行“风险评估”,顺利执结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帮助原告追回工程款56万元、帮助27名农民工追讨工资95万元,暂缓对被告账户采取强制措施给予企业缓冲时间,既避免因强制执行使被告企业陷入经营困境,又保障了原告债权的实现,同时兼顾了第三方弱势群体的权益。
原告某混凝土公司与被告某建筑公司达成买卖合同,2021年3月经双方结算,被告拖欠原告货款56万元,因到期未给付引发诉讼。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承办法官通过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进行“一案一评”,了解到双方各有“苦衷”,原告某混凝土公司如不能及时拿到货款进行资金周转,其他经营项目无法推进,可能面临更大的不利风险。被告某建筑公司因拖欠27名农民工工资,被劳动监察部门立案查处,公司财务运转困难重重,暂时难以支付货款。为确保案件顺利执行,在充分考虑原被告企业困难和保障农民工的工资能得到兑现的情况下,承办法官第一时间组织发包单位、被告某建筑公司及劳动监察局执法人员探讨解决方案,在优先保障工人工资的情况下,将工程款迅速兑现到位。该案通过综合施策,统筹兼顾各方利益,三方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审判执行工作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在遵守法律底线的情况下,采用经济影响评估方式进行风险预判,避免一刀切和机械执法,尽量给暂时困难、有生产自救能力、能够浴火重生的企业更多机会。”该案承办人介绍道。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案案体现营商环境”。竹山法院全面推行“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实现办案过程“全评估全预防”。
在立案环节,对争议不大、事实清楚的案件,积极引导企业优先选择调解方式化解纠纷;在审判环节,重点对案件的审理程序和裁判结果可能给企业造成的经济影响进行评估,坚决杜绝就法律讲法律、就程序走程序、就办案而办案的思维和做法;在执行环节,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积极采用执行和解、活封活扣等执行方式,给予企业宽限时间。截止目前,该院审、执结涉企案件651件,执行到位标的额1.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