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法院六项措施做好顺应司改的基础性工作

2015-03-24 10:14
    浏览: 408

为有效对接司法体制改革工作,竹山县法院按照司改精神和上级法院要求主动作为,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积极探索开展顺应司改的基础性、实务性工作,为改革的到来做好充分准备。

一是开展法官自行签发裁判文书的试点工作。为逐步适应“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司法责任制要求,培养法官独立承担司法责任并对裁判的案件终身负责的能力,在业务庭和人民法庭确定3-5名政治素养、业务能力过硬的资深法官试行承办案件自行审理,裁判文书自己签发,将裁判文书签发权适度下放。同时,严格错案责任追究,切实增强法官司法责任意识和办案风险意识。

二是实施院领导、审委会委员办案制度。为解决院领导、审委会委员管案不审案的问题,将院领导、审委会委员办案由“倡导”变成“制度”,规定领导班子成员和审委会委员年承办案件不少于10件,并作为领导班子成员和审委会委员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进行考评,确保领导班子成员和审委会委员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带头审理案件特别是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上来。

三是完善审判委员会工作规则。从还原审判委员会只讨论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和法律适用问题的本质属性出发,对审判委员会工作规则进行修订,进一步界定讨论决定的案件类型和有关事项,进一步明确工作规则和要求,进一步细化讨论事项的提交程序和条件,科学、正当、有效地发挥审委会职能作用。

四是开展立案登记制度的试点工作。为主动适应立案登记制度,出台立案登记制度实施办法,明确当事人诉求登记、审查、处置、交办等工作流程和要求,并选取一个人民法庭进行试点,有效解决对当事人的诉求不登记、登记后不审查和案件该立不立、不该立滥立的问题。

五是开展庭审提质活动。为逐步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要求,从进一步发挥庭审功能着手,编制包含庭审程序、着装、用语、注意事项等内容的庭审手册,组织庭审技能专题培训,常态巡查庭审活动,把公开开庭、庭审记录、质证认证等情况作为案件评查重点,严格规范庭审行为。开展庭审示范竞赛、庭审笔录评比和代表委员旁听庭审活动,通过以赛代练和有效监督提高庭审质量。

六是加强裁判文书评查工作。修订《裁判文书写作基本要求》,进一步规范裁判文书写作。改变以往只评查裁判文书正本的做法,将裁判文书送审稿作为评查对象,把裁判文书的瑕疵、证据分析认定、释法说理、法律适用作为文书评查重点,加大对“带病”裁判文书的惩处力度,开展优秀裁判文书评选活动,将裁判文书质量纳入法官晋职晋级的考核范围,倒逼法官提升案件裁判能力。